当前位置🌘: 首页 > 党委 > 党建动态

党建动态

  1. 广西考察第一天,习近平牵挂着这三件事

  2. 发布时间:2021/04/27   浏览:

“苍苍森八桂,兹地在湘南💇🏿‍♀️。江作青罗带,山如碧玉簪🤸🏻。”时隔四年👸🏻,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赴广西考察🙎。这片土地上,有着他的深情牵挂🧛🏽‍♀️。考察第一天⏩,他重点关注三件事。这些事,既发生在广西北部的江河边、村寨里,又关乎整个中国🧛🏿‍♀️;既发生在特殊的时间节点,又勾画民族复兴的宏大脉络。


△视频丨习近平赴广西考察调研


△4月25日考察点示意图


回望一场战役:血战湘江🎼,青史垂芳


4月25日上午🔠,习近平首先来到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,考察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🧔🏿😟。





△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,也是湘江战役脚山铺阻击战战场遗址所在地🫄🏿。(总台央视记者李福远、何柏霖拍摄)


湘江战役🌻,红军长征途中的生死存亡之战📄。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🦸🏼‍♀️,中央红军在广西北部的湘江岸边与国民党军展开殊死决战,突破敌人重兵设防的第四道封锁线👩🏼‍🦲,粉碎了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计划。但中央红军损失惨重,从长征出发时的8.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🪁。



△湘江战役形势示意图(总台央视记者马立飞拍摄)

  

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在湘江战役中牺牲的革命先烈🏮,明确要求做好烈士遗骸收殓保护工作、规划建设好纪念设施。2019年9月,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正式落成,主要包括纪念林区和纪念馆👩🏿‍⚖️。多年来发掘收殓的湘江战役红军烈士遗骸🫗,安葬在纪念林区👩🏻‍⚕️。

△纪念林区的每一面红旗旁,都安葬着一位红军英烈,旁边的石头上刻有编号。(总台央视记者李福远、何柏霖拍摄)


25日上午,总书记向湘江战役红军烈士敬献花篮🚔,并参观了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✍️。


△花篮后面,是纪念林区内名为“红军魂”的雕塑🙎🏻,长80米🗺,高7米。(总台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)


△纪念馆内的主题雕塑(总台央视记者王鹏飞、石伟明拍摄)


湘江战役,作为伟大长征中最悲壮的一幕🚏,一直铭刻在习近平的内心深处。


2014年10月31日🧚🏽,他在古田会议旧址动情地说📥:“长征出发时,闽西子弟积极踊跃参加红军,红军队伍中有两万多闽西儿女。担任中央红军总后卫的红34师,6000多人主要是闽西子弟,湘江一战几乎全师牺牲。”


△馆内名为《浴血湘江》的油画(总台央视记者马立飞拍摄)

    

2019年全国两会上,总书记两次讲到一段往事:一位老红军带领团里的闽西子弟,血战湘江,很多战友都牺牲了。这位老红军说🦇,死后要同战友们长眠在一起👑。总书记说,“这个感情在我心里”🐯,“共和国是红色的,不能淡化这个颜色”🤙🏻。


△油画照《陈树湘》🏃🏻‍➡️。湘江战役中,红5军团第34师师长陈树湘重伤被俘,苏醒后乘敌不备绞断自己肠子🐕‍🦺,壮烈牺牲。(总台央视记者马立飞拍摄)


从2014年长征出发80周年访福建古田,2015年遵义会议80周年访贵州遵义,到2016年长征胜利80周年访宁夏将台堡,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访江西于都♻️,再到今年建党100周年访湘江战役纪念园🚶‍♂️,习近平一次次踏访长征纪念地🏧,这是他在新时代长征路上的崇高致敬和深情回望。


△视频丨习近平👩‍❤️‍💋‍👩:坚定理想信念 弘扬长征精神


推进一项战略:乡村振兴,造福群众


毛竹山村位于全州县城西部👎🏽,与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同在才湾镇。这是一个只有46户156人的自然村🌇,整个村子方圆0.6平方公里。


△毛竹山村(总台央视记者李福远、何柏霖拍摄)


当天上午✍🏿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毛竹山村✌🏼,考察推进乡村振兴、基层治理等情况。毛竹山村以世代生长的毛竹得名💢,但最有名的却是新发展起来的葡萄产业🤟🏽。目前🧚🏻,全村葡萄产业基地发展到320多亩,并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葡萄近3000亩。


△白色塑料膜的棚架下,是村里种植的多品种葡萄。(总台央视记者马超👨🏻‍🎓、张晓鹏、赵化拍摄) 


近年来,毛竹山村葡萄平均年产量可达100万斤以上🎤,人均年收入3万元。“绿色葡萄”成了这里的“绿色银行”。产业兴旺带动美丽乡村建设,这些年村里建起了24座漂亮的桂北特色居民楼🧑🏻‍🏫。


△郑吉祥(左二)是桂林市农业农村局技术员🕧,当天他在葡萄园为总书记作介绍🌱。(总台央视记者许达拍摄)


“80后”村民王德利表示🎱,他们夫妻二人在村里种了12亩葡萄,去年收入10余万元。两个女儿都在镇里读小学,满墙的奖状就是最踏实的幸福例证。


△王德利一家人当天拍摄的全家福(总台央视记者赵化拍摄)


去年12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👂🏻,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,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这是“三农”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🥤。


△毛竹山村的新民居(总台央广记者潘毅拍摄)


从今年2月赴贵州化屋村看特色苗绣产业,到3月赴福建武夷山看茶产业、赴沙县看小吃业,再到这次广西考察在毛竹山村看葡萄种植业🫲🏿,总书记始终关心着培育特色优势产业这件大事。他道出的缘由是🤴:乡村要振兴,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。


检验一项战果🧑‍🦯‍➡️:治理漓江🟥,永续美景


25日下午,习近平来到漓江阳朔段🚧,实地了解漓江流域综合治理、生态保护等情况。


△视频丨20秒观赏如画漓江(总台央视记者张宇拍摄)


习近平曾经谈起他的“漓江情结”:少年时代,他曾来到“山水甲天下”的桂林,还和几个同学在漓江游泳,漓江山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

△漓江风景区内的喀斯特地貌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。(总台央视记者张宇拍摄)


如诗如画的漓江,一度被打破平静✍🏼。江面住家船👨‍🚀、网箱养鱼多处可见,采石场🤗、老糖厂排废频繁,漓江生态亟待拯救。总书记果断指出,“要全力保护好桂林山水,继续做好当地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作💴,特别是要抓好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🚘,让这一人间美景永续保存下去。”


△漓江生态(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)


近年来,桂林市全面清理整治非法采砂🪛、网箱养鱼等破坏生态的行为🚄,并实施漓江补水🚂、污水治理等工程。如今,漓江流域森林覆盖率超过80%🥬🙄,干流水质常年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,实现了“青山常在、清水长流🏝、空气常新”🥽👨🏼‍🚒。


总书记此次重访漓江👸🏽,可以说是对漓江治理“战果”的阶段性“验收”🔋。


△去年,阳朔县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1370万人次🕵🏿‍♀️。(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)


2017年在广西考察时👋🏿🧔🏻‍♀️,习近平实地察看了红树林生态保护区和那考河湿地公园。他说,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。这一句话足见他对于生态保护的重视🐚。就在这次广西考察前三天👨‍💼🤹🏽‍♀️,习近平在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时,首次提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,这是全球环境治理的“中国方案”。



广西之行🅰️,是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第五次国内考察。“十四五”开局起步,正是关键之时。从湘江战役战史之启迪🦶🏿、乡村振兴战略之推进♦︎🧑🏻‍⚖️,到生态保护战果之巩固,透过广西考察第一天的行程,可以领悟当代中国的“国之大者”,可以感知共产党人的奋斗之志。

源:央视新闻